25日,呼和浩特市相關部門發文稱,“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數查詢證明”,這等於取消限購,一時引起廣泛關註。 不過當天下午,這一文件衛生被撤下。有媒體稱,該處負責相關工作的李主任表示,“政府文件有兩個字打印錯誤,需要重新發佈”。但截至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發稿前,上述文件未重新發佈。 同樣在25食品日,有消息稱,繼4月無錫戶籍新政降低住房面積門檻後,6月無錫各個產權監理中心對購房者已不再查詢原住房狀況,並有產權監理處工作人員證實,確實已不再限購。 不過,無錫市房管局的官方微博 隨後稱,無錫已取消房屋限購純屬“謠傳”。無錫經歷瞭疑似取消限購的“一日遊”現象。 多城救市“一日遊” 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統計發現,不僅僅是呼和浩特,這幾年,包括沈陽、佛山、蕪湖等城市,都經歷瞭樓市救市“一日遊”的現象。 最先開始松綁限購“一日遊”的城市是佛山。2011年10月11日,佛山住建局發文稱,從即日起對四類人群放寬限購。 不過,在當天深夜23點24分,佛山住建局又緊急發佈通知表示暫緩執行。 無獨有偶。當年11月,成都一度放松限購政策,將限購范圍從傢庭為單位放松至以個人為單位,經媒體披露後,這一政策口子隨後又被收緊。 其後的2012年2月9日,安徽省蕪湖市政府出臺瞭多項購房補助、補貼政策。不過,僅三天後,蕪湖市發文暫停瞭此政策。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說,2011年、2012年地方政府一救市就招致被打壓的命運,說明當時食品救市的時機還沒到。“那個時候恰是限購政策威力施展的時候,很多城市不適應政策收緊,所以有調整的沖動。但那個時候整個樓市房價上漲壓力很大,所以從大局考慮,救市就等於違背政策思路,所以才會招致打壓。” 在今年以來的新一輪樓市下行期中,按照中央政府分類調控的要求,有多個二三線城市或松綁限購或以公積金、契稅補貼的方式刺激樓市,與上一輪不同的是,本輪松綁、救市的十多個城市大多得到上層的默認,隻有沈陽和呼和浩特是例外。 6月10日,沈陽房地產市場爆出重磅消息,稱沈陽明確表示全面取消限購,房子隨便買,本地人和外地人可購多套住宅。消息一出,市場一片嘩然。不過,一天之後沈陽市政府部門即對此消息進行否認,沈陽取消限購也隻經歷瞭“一日遊”。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告訴《第一財經日報》,上一輪是無論動什麼都會被叫停,這一輪是隻要不觸碰取消限購這根紅線就沒事,但一旦觸碰瞭就會被叫停。因為直接取消限購,其對市場的沖擊太過明顯,各種風險太大。 |